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情感故事

爱情从承受内疚开始

4/1/2019 10:54:37 PM 人评论

“他对我很好,可以来回折腾近两个小时去买我最喜欢吃的寿司。”“他很体贴,总会在每天早晨给我发来我所在城市的天气,提醒我注意穿衣。”“他很温柔,对动不动就爱发小脾气的我总是很包容。”上述的男友几乎可以…

爱情从承受内疚开始

“他对我很好,可以来回折腾近两个小时去买我最喜欢吃的寿司。”“他很体贴,总会在每天早晨给我发来我所在城市的天气,提醒我注意穿衣。”“他很温柔,对动不动就爱发小脾气的我总是很包容。”上述的男友几乎可以被称作“绝种”的好男人,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女朋友,对她们的关心无所不及,但是这样付出的回报是什么呢?在前来咨询的女性客人口中,这样的好男友或好老公并不罕见,但是其伴侣对他们的评价却是惊人地一致,“太粘人”、“没自己的生活”,这些曾经被惯用在女性身上的标签,开始被用在描述它们的创造者——男人身上。

这一趋势的出现,首先要归因于现代社会中男女权力关系的转换,先前的男权主义在“女汉子”的强势围攻下渐渐沦陷,甚至传统的家庭结构都在这股风潮的影响下向“女主外、男主内”的方向发展。我们且不讨论这样关系格局的利弊,而是要追根溯源,为什么这种情感的落差会导致一方对另一方的评价如此“气急败坏”呢?

男女之间的关系,互动是很重要的,这种互动除了言语、眼神的交流外,更多是一种“给予”和“接受”的循环。我给予你精神的鼓励、物质的支持,你接受,然后用你所拥有的来给予我。可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关系中,问题出现了,这问题不仅有互动双方给予的不对等,还有对被给予的抗拒,即接受的内疚感。这种感受的产生与中国人从小受到“亏欠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小孩子从小在家庭中被要求对父母之命“行勿懒”、“须顺承”,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在为人处世中被教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来回应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在这样的“孝子”、“君子”标准下,中国人对于别人的给予第一反应多是惶恐不安,生怕自己因为还不起这样的“人情债”而陷入道德的枷锁中。

读到这里,我想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情侣间的那种由“她/他对我太好了”而导致分手的行为了。这种理由听上去荒诞,实际却是许多问题的导火索,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十佳男友”们付出了时间、金钱、精力来爱自己的女友,但是却依旧得到女孩儿的差评,被“负分滚粗”,而这一切真的不是女方不知好歹,而是她们想要摆脱内疚所找到的借口。由此看来,承受住内疚才是通往爱情的唯一路径,所以男孩、女孩们在顺利追到自己的心上人后,不妨都厚着些脸皮,给自己的爱人多一些付出的机会,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一开始被给予的一方才能找到付出的机会,抚平自己内心的不安。而此时的你,则能切身体会到被给予时的那份内疚,从而学会在日后的生活里,给另一半无压力的爱,毕竟,承受内疚并不是让我们一直用愧对伴侣的心态来相爱,而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做一个好情人,如何经营一段好感情。

相关教程

  • 爱与累

    爱是分等级的,太深的爱,副作用就是累。在有自己的孩子之前,我不明白这一点。我享受来自父母的、丈夫的,还有哥哥姐姐的爱,同时也轻松地回报给他们我的爱。但在我的儿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忽然明白,对这个不懂世事的小毛头,我不由自主给出的这份爱竟然那么重,重…

    4/3/2019 11:39:44 PM
  • 爱情可以是信仰,男人不是

    时常有朋友问我,可不可以把爱情当信仰。我总是很坚定地回答:可以,爱情完全可以是一种信仰,信仰爱情的人,很美好。但我发现,有人在“信仰”的这条道路上,选错了方向。很多人把一个男人当成了信仰,却以为是对爱情的信仰。不久前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

    4/3/2019 11:38:32 PM
  • 趁现在,你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尽孝道的时候,父母有时却已不在人世……趁他们都还健在,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以下是一些人的亲身体验。花不出去的捶背券去年父亲去世了,办完葬礼后我开始整理他的遗物。从书桌的抽屉里,翻出几张裁成纸币…

    4/3/2019 11:38:31 PM
  • 女人要给爱情加点盐

    女人大多习惯用甜蜜对接爱情,可糖吃多了会起腻发胖,并非爱情持久之计,与其做沉浸在爱情幻觉里的败犬,何不试着给爱情加点盐呢?把它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像经营生活一样经营爱情。毕竟,“盐出五味,五味杂陈才是天下最真的味道,才是爱情的味道。&rdquo

    4/3/2019 11:36:01 PM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