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哪里?”
小时候,爸爸经常这样问我,父母问这些简单的问题是为了看孩子是否聪明。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爸爸还笑着逗我说,他曾经以为我很笨,因为每次问“光在哪里”的时候,我总是傻乎乎地指着他。
我自认是爸爸的掌上明珠,尽管他从不娇惯我。但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总会收到爸爸买的生日礼物——一双新鞋或者一个洋娃娃。现在我 28岁,与父母一起住在菲律宾碧瑶市。爸爸每天工作很忙,但我们仍然会抽出时间在一起——一起去咖啡店聊聊天、看看报,一起逛商场、看电影,或者一家人开车外出郊游。
在菲律宾,一般的家庭规模都比较大,有的甚至是几代同堂。相比之下,我们一家则显得很小:一个善良慈爱的妈妈、一个憨厚幽默的大哥,以及作为家庭支柱和导师的爸爸。爸爸总是教导我和哥哥为人要诚实正直,并始终如一地恪守自己的人生信念与价值。他说,无论以后做任何事情,这些品质都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坚实基础。
而爸爸的成长环境却远不如此。他出生在首都马尼拉以北大约230公里的偏远农村地区,在那里,人们基本以种地、养殖家畜为生。爷爷是一个表演魔术杂耍的艺人,在爸爸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为了维持生计,奶奶走街串巷为人洗衣服。爸爸的两个大姐和大哥早早成了家,各自为生计而奔波,另一个哥哥则离家去了马尼拉打工。
因为奶奶忙完家务后,大多时间都在和街坊邻居闲聊,小时候的爸爸发现自己很可怜——没有快乐的童年,缺少父爱和母爱,更谈不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羁绊。
童年的爸爸感到被人遗忘,甚至有时候连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得不到满足。在他念小学的时候,因为奶奶没有钱给他买鞋,爸爸每天只好拎着一双旧拖鞋,光着脚丫去上学——上学的路很远、很烂,他担心会把拖鞋磨破。
但爸爸是一个坚韧、自强、不服输的人。尽管面对如此多的艰难困苦,爸爸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却一直激励着他不断前进。17岁时,他一边给学校看大门,一边念完高中,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爸爸热爱读书,总是寻找机会不断充实自己。18岁的一天,爸爸干完活,坐在一棵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书。一位牧师看见后,走上前问他为什么没去上学,他回答说自己没钱上大学。这位热心的牧师被父亲勤奋好学的劲头打动,便推荐他到碧瑶大学(现凯迪雷拉大学)念书,并提供了一份在当地教堂看门的兼职。
感谢这位牧师,让爸爸第一次感觉到类似父爱的关怀。在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爸爸又继续在大学攻读法律学位。
即使大学毕业后,爸爸的生活仍然很艰辛。一次,他因付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房门。冰冷的夜晚,爸爸抱着一箱家当落魄街头,最后不得不在公园里过了一夜。直至在朋友家暂住几天后,爸爸才找到新的住所。
正因为经历了无数坎坷,爸爸才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钻研、奋发图强。最终,他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律师,并始终秉持公平正义、刚正不阿的职业精神而备受业界敬重。现在,爸爸是凯迪雷拉大学法学院院长,他编写的法律教材在菲律宾国内的大学被广泛使用。曲折的人生经历、巨大的个人成就,爸爸的奋斗史成为我人生旅程的方向、坐标,并不断激励着我向一名成功的注册护士而努力。
看着爸爸饱经沧桑的脸,我就会明白为什么他能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向前。勤奋、坚韧、忘我工作,是他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则。同时,爸爸也从未忘记对家庭的担当与责任。他重视子女教育,在我和哥哥很小的时候,他就不断教育我们要依靠自身努力去实现人生的理想。
最重要的是,爸爸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家。在我们成长的方方面面,他无不流露出真挚热切的关爱,并给予具体真实的帮助。他从未缺席过一次我和哥哥的家长会,只要是有我们参加的歌咏比赛、唱诗班等活动,他都会准时参加。爸爸还一直陪伴着我和哥哥念完大学,并引导我们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他总是鼓励我们说,虔诚的信念是实现任何目标的关键所在。
爸爸的身影高大、伟岸,仿佛散发着高贵圣洁的光芒,而最明亮的那一束光,是对家庭的热爱和信仰。它照耀着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和睦相处,在家人之间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亲情纽带。
直到现在,每当爸爸叫我小名,逗我时:“萨茜,光在哪里?”
我只是微微一笑,伸手指着他。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