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实验出自一位童年缺乏母爱的心理学家之手,他叫哈络。而他毕生最亲近的伙伴就是一群恒河猴——他实验的对象。也正是在它们身上,哈络发现了在人类身上具有的爱的重大秘密。
恒河猴和人类的基因非常相似,它们的基本需求、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一些反应,与婴儿如同一 辙。为了这个实验,哈络制作了两只“母猴”,一只母猴的外表由铁丝网制成,腹部上方还有钢制的“乳头”,上面有个小洞,方便奶水流出;而另一只母猴由厚纸 筒套上绒毛布巾制成,体内还安装了一个灯泡。
实验开始了,哈络把一群刚出生的恒河猴放进笼里,里面有两只“母猴”,铁丝母猴里的食物取之不尽,而从绒毛母猴的乳房里吸不到任何奶水。实验助理记录下了幼猴刚开始时的反应:它们一边尖叫,一边撞击着笼子,情绪极不稳定。
后来情况发生了转变。几天后,幼猴知道母亲不会出现了,便把感情转移到绒毛母猴上。它们会趴在它胸前,用身体蹭它,抚摸它的脸,轻咬它的身体。当然,如果幼猴肚子饿了,会跳下绒毛母猴,来到铁丝母猴面前,吸取乳汁,吃完后再迅速回到绒毛母猴的怀抱。
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奥妙,使得幼猴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呢?哈络认为,这是因为绒毛母猴 能够提供接触安慰,而铁丝母猴不能。虽然肢体接触是影响感情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想不到的是肢体接触竟然可以完全凌驾于生理需要之上,两者的差别如此之 大,让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幼猴吸奶只是为了能够和母猴保持亲密的接触。
哈络由此得出结论:爱源自接触,而非食物。母亲总有一天不再分泌乳汁,但是孩子还是会爱母亲,因为他们的脑海里还有被爱的记忆。每一次亲子互动,都源自幼时感受到的温柔抚触。
如今,哈络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认同。婴儿在医院都会有专人负责抱,事实也证明:如 果没有肌肤的接触,婴儿几乎活不过六个月,即使勉强活过了,以后也会反应迟钝,常做噩梦。很多初为人母的妈妈都反映,婴儿特别喜欢毛巾‘绒毛玩偶,若是它 们被人夺去就会大哭大闹,有些孩童甚至没有它们就无法入睡。这些都与几十年前哈络的研究结果惊人地相似。
我想,任何一个看到此文的人都应该感到欣慰,爱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高深。温柔的抚摸,轻微的晃动------所以没请不要害羞,拥抱你爱的人吧,这便是爱的真谛。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