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在湖北省的一个小镇,立人大学开学了。这是一所纯粹的民办学校——或者应该说这更像一个夏令营,因为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学。这所学校没有校长,没有管理团队,没有充裕的资金,但它拥有一批中国最优秀的老师,并将大学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小镇上有了大学
青石小镇有大学了!2011年5月底,这个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小镇蜗居在湖北省东南腹地,人口不超过7万,此前的最高学府是初中。但这所名为“立人”的大学发出招生简章后,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列出了一批堪称豪华的师资阵容:
刘瑜——清华大学副教授、《民主的细节》的作者,讲授美国的民主;
秋风——著名的宪政学者,开了两门课:传统文化与宪政转型、美国的宪政;
熊培云——南开大学副教授、《重新发现社会》的作者,讲授近代思想文化史;
“安猪”——公益组织“多背一公斤”的创始人,教大家“如何改变世界”……
拥有豪华师资的同时,立人大学的办学条件却差得可怜。它没有自己的校舍,只能借用小镇初中的宿舍和教室。没有校长,没有固定的管理团队,资金基本依靠公开的小额募捐。
而且,立人大学的第一期只有15天,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员不到80位,再加上前来帮忙的志愿者,也不过百余人。但这所“民办学校”却有着高远的理想:让刚刚高中毕业和进大学不久的学生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可能。
事实证明,立人大学的精彩远超想象。作为立大的特邀嘉宾,我于6月底启程前往青石。在那里,我给学生们讲授了“媒介素养”课程,但更多的时间里,我和这群20岁左右的年轻人开读书会、吟诵诗歌、排演戏剧、仰望星空、饮酒畅聊,共同参与创办一所理想中的“大学”。
“你的祖国是?A.中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天是7月1日,立人大学开学第一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张健讲授“国家:起源与组织”,他上来就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A。“这道题目的意义并不在于确定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大家思考国家的定义和起源——如果选择了B,那么你曾祖父的祖国又是哪个呢?”张健解释说。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提问,我坐在台下听课,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气息在升腾。这种气息中有叛逆,有困惑,也有理想主义的味道。
同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校友的张健和刘瑜还进行了一次对谈,讲述了各自的学思历程。“我的学思历程从一片空白,到随波逐流,到头重脚轻,走了很多弯路。”刘瑜说。和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她也在年轻时中了很多“毒”,以为“农民起义就都是可歌可泣的,北洋军阀时代就是民不聊生,西方议会都是互相攻讦,资产阶级都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后来,她又随大流读萨特、尼采,因为“那时读布迪厄、福柯就等于现在手里拿着一部iPhone4”。到最后她才发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体验到“小孩子在大自然中发现一种草叫什么的欣喜”。
学生们早就为这位明星级的学者准备了许多问题。有学生举手说:“感觉自己周围的同学缺乏政治热情,不知你们当时的大学氛围如何?”刘瑜答:“生态更多样化,怪人更多,但是,任何社会中怀有政治热情的人都是少数,这并不是坏事,好的公民文化是参与型和冷漠型的结合。问题是,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不能‘被不关心政治’。”
几轮问答下来,学生的提问逐渐发生了转向,好几个人都开始请教爱情问题。在这里,提问的氛围很宽松,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中国最穷的大学
导师来上课全凭自愿,不但没有讲课费,还要自掏路费。来自各地的他们要辗转换乘多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达这里,住在镇上唯一一家宾馆,每晚房费80元,房间里时常有蟑螂出没。
不过,比起学生和志愿者们的住宿条件,宾馆已经算是天堂。青石中学的宿舍里只有硬板床,有的窗户还没有玻璃,房间里闷热不堪,学生们往往要到凌晨一两点钟才能入睡,早上5点就醒了,澡堂里只有冷水。“到这儿的第三天,被褥里居然跑出一只虫子,我当场就崩溃了。”志愿者陈永明说,“后来,我已经练就了什么虫子都不怕的本领,这也算是上过立人大学的一大收获吧。”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最穷的大学。它能办下去,全靠热心人的资助。上了几天课,闷热的天气丝毫不见好转,要走进蒸笼般的课堂听课需要下很大的决心。义工们用微博求助,很快就有网友汇来了3000元钱,指定用于购买冷风机。
在网上,立人大学的关注者和支持者甚多,连校徽也是微博上的一名艺术家自告奋勇义务设计的。更重要的是,这些默默的关注者为立人大学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学校仅向每位学员收取200元学费,并采用小额募捐的方式筹得2万多元。在结业后公布的财务明细上可以看到,大多数的捐款金额是一两百元,最大的一笔有一万元,最终的结余部分被用作学生的奖助学金。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