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教育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兵车行

6/16/2021 10:44:05 PM 人评论

兵车行

兵车行[1]

车辚辚[2],马萧萧[3],行人弓箭各在腰[4]。耶娘妻子走相送[5]

尘埃不见咸阳桥[6]。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7]。或从十五北防河[8]

便至四十西营田[9]。去时里正与裹头[10],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11]。君不闻,

汉家山东二百州[12],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13]。况复秦兵耐苦战[14],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15],役夫敢申恨[16]。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17]

县官急索租[18],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19]。君不见,青海头[20]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21]

【注释】[1]兵车行:杜甫新创制的一个乐府诗题。[2]辚辚:车行声。[3]萧萧:马鸣声。[4]行人:指从军出征的人。[5]耶:同“爷”。[6]咸阳桥:即渭桥,在咸阳西南十里,横跨渭水,是长安通往西北必经的大桥。[7]点行:按照名册顺序点兵出征。[8]防河:玄宗时征调大批兵力驻扎黄河以北,称为防河。[9]营田:指戍边的士卒兼事垦荒种田。[10]里正:里长。唐制百家为里,置正一人。与裹头:指里正为新入伍者用巾裹头。因新兵入伍须装束整齐,而被征者年龄太小,不能自己裹头,故里正与之裹头。[11]武皇:汉武帝。此处借指唐玄宗。开边:用武力开拓疆土。[12]汉家:指唐朝。山东:指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唐代潼关东为七道,共二百一十余州,这里举其成数。[13]无东西:指庄稼长得杂乱不堪,不成行列。[14]秦兵:指关中兵,即本次应征出发的秦地兵。[15]长者:对老年人的尊称。此处即指上文的“道旁过者”,包括杜甫本人。[16]役夫:征夫自称。敢:岂敢。[17]关西卒:即指本次被征之兵。[18]县官:国家。[19]“信知”四句:化用古代民歌:“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见《水经注·河水篇》。[20]青海头:即青海边。原为吐谷浑之地,高宗时为吐蕃所占,数十年间大战不断。[21]啾啾:想象中的鬼哭声。

【点评】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诗的前七句为第一段,叙述送别悲楚之状。重写行色,兼言所事,如风起潮来,令人目眩。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到“被驱不异犬与鸡”为第二段,主要叙述征夫苦役之情。设为问答,逗出“点行频”以成一诗之眼,又揭出“开边意未已”五字,表现作诗之旨。但此段主要历述从前,指陈惨状,而又泛举天下,剔出秦中,是宕开一笔的写法,以言防秋戍卒,其来已久。自“长者虽有问”至结尾,单写秦中时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正面扣题。末尾慨叹当前行役之苦,以对执政者提出警诫。全诗前半纪事,后半纪言,激昂悲愤,感人肺腑。有关这首诗的背景,旧有进攻南诏与用兵吐蕃两种说法,以前者较为合理。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年(751)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进军至西洱河,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杨国忠却掩其败状,仍叙战功。大募两京及河南、河北兵以击南诏。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相关教程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