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1]
离离原上草[2],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3],晴翠接荒城[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5]。
【注释】[1]《白居易集》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2]离离:繁茂的样子。原:郊野平地。[3]远芳:指春草一望无际。[4]晴翠:指春草在阳光下的青翠之色。[5]“又送”二句:《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用其意。王孙,本指贵族,此处指被送的友人。萋萋,草木繁盛的样子。
【点评】这首诗是白居易年轻时应科举考试的习作。前人据《唐摭言》等记载白居易十六岁以此诗见知于顾况,而系于贞元三年(787),实误。因白居易十五六岁时在江南,不可能去长安。因此诗为应举习作,且赋草,所以首句即点出“草”字。虽直赋草,而由荣枯表现出物理之循环,已含有哲理意味。第三句承上句“枯”,第四句承上句“荣”,写出古原草顽强的生命力。既有形象的画面,又富有哲理性,对仗更工整自然,故卓绝千古。与三、四句相比,五、六句写同一种事,故显得呆板,也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写诗的不成熟,但对偶颇为工整。末句由草关合人事,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怀,坦然直率,表现了白诗明白晓畅的风格。唐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知己》记载了与这首诗相关的故事:“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及进士第,又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官至中书舍人。杜牧诗在唐代独树一帜,与李商隐堪称双璧,人称“小李杜”。其古体诗上继杜甫,格调豪健跌宕;其五、七律,情致豪爽,于拗峭之中见风华掩映之美;尤其是七言绝句,情致豪迈,意境深远,艺术上很有独创性。宋敖陶孙《臞翁诗评》评其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清刘熙载《艺概》卷二:“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别集》各一卷。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