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鲁祭孔子而叹之[1]
夫子何为者[2],栖栖一代中[3]。地犹邹氏邑[4],宅即鲁王宫[5]。
叹凤嗟身否[6],伤麟怨道穷[7]。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8]。
【注释】[1]鲁:春秋时鲁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鲁定公时任中都宰、司寇。后周游列国而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对后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夫子:《论语》中孔丘门徒称孔丘为夫子,后遂成为对老师的尊称。[3]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这里指孔子周游列国。[4]邹氏邑:孔子父叔梁纥曾做过邹邑的大夫,故言。邹邑在今山东邹城市。[5]鲁王宫:孔子宅在今山东曲阜,汉时鲁恭王为扩大王宫规模而坏孔子旧宅,故此处称“宅即鲁王宫”。[6]“叹凤”句:用《论语》事:“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7]“伤麟”句:《孔丛子》卷上:“夫子……泣曰:‘予之于人,犹麟之于禽兽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8]“今看”二句:《礼记·檀弓》:“(孔子曰)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点评】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赴山东封泰山后经孔子旧宅祭祀时作。《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元十三年十一月“甲午,发岱岳。丙申幸孔子宅,亲设奠祭”。全诗以雄伟的气魄概括了孔子的一生,一方面慨叹他生前的际遇,另一方面盛赞其身后的殊荣。诗的主要特色在于用典用事。“栖栖”“叹凤”“伤麟”等典故的运用,表现了唐玄宗对于孔子的无限敬意和追慕。诗中完全用孔子自身的故事进行描述,而以一个“叹”字贯彻其中,处处体现其不遇,表现了帝王作诗气势磅礴的气派。写法上,首联直接写孔子,次联写经鲁,三联写叹之,尾联写所见,句句扣题。诗歌对偶工稳,声律精严,这样的帝王诗作,对于唐代格律诗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张九龄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