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1]
昔人已乘黄鹤去[2],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3]。晴川历历汉阳树[4],芳草萋萋鹦鹉洲[5]。
日暮乡关何处是[6],烟波江上使人愁[7]。
【注释】[1]黄鹤楼:武昌西有黄鹤山,山西北有黄鹤矶,峭立江中,旧有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黄鹤矶头。[2]昔人:指骑鹤的仙人。黄鹤楼俯瞰大江,极目千里。旧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故名。黄鹤,一作“白云”。[3]悠悠:浮荡的样子。[4]历历:分明的样子。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5]鹦鹉洲:唐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6]乡关:故乡。[7]烟波江上:江上的烟雾波涛。
【点评】黄鹤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自古以来一直是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崔颢登上黄鹤楼,即景抒情,题了这首诗。当时即以为杰作,以至于李白再登此楼不能题诗。诗人站在暮色苍茫的黄鹤楼头,眺望烟波滚滚的长江,关于黄鹤楼美丽的神话,引起了诗人对悠远过去的深沉凭吊,并且抒发出自己思念乡土的满怀愁绪。短短几行诗里,不仅洋溢着诗人丰富深厚的感情,而且气魄宏大地表现了祖国山川的无限雄伟与瑰丽。诗句脱口而出,自然、宏丽、浑厚、深沉。
诗的主旨是通过仙境与人生的对比,既表现出热爱自然的深情,又抒发出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登上高楼,联想传说中的仙人驾鹤而去,而今空留遗迹,自己却不能随仙远游,故顿生遗憾。但又眺望眼前的世界,汉阳原上,晴川历历,鹦鹉洲头,春草萋萋,也非常美妙,颇堪留恋。面对如此好景,自己既不能成仙,又不能永驻,而只是天地间的匆匆过客而已,不由得北望故乡,愁情满怀。故“愁”字是这首诗集中抒情之笔,也是全诗的诗眼。
这首诗的形式非常奇特。律诗要“前有浮声,后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字字皆有定声。可此诗的前三句就出现了三个“黄鹤”,犯律诗之大忌;第三句七个字用了六个仄声,第四句“空悠悠”三字又用三平调煞尾,三、四两句也不对仗。这些都与七律的格律相违背。难道是崔颢不懂格律吗?不是,因为他写过非常严整的七律。诗人在这里为了抒发一泻千里的激情,是顾不上格律的,而是根据“不以辞害意”的原则写的。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