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1]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3],两朝开济老臣心[4]。
出师未捷身先死[5],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1]蜀相:指诸葛亮,蜀汉章武元年(221)任丞相。[2]锦官城:指成都,又称锦城。柏森森:武侯祠内有老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栽。杜甫《古柏行》:“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3]三顾:诸葛亮未出山时,隐居南阳。刘备曾三顾茅庐。频烦:一再烦劳。[4]两朝:指蜀汉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5]“出师”句:指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出兵伐魏,在五丈原与魏军相持百余日,八月死于军中。
【点评】这首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时杜甫卜居成都浣花草堂,曾多次拜谒武侯祠,以表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首联写祠堂之所在,次联写在祠堂之见闻,三联写武侯之一生功业,尾联是诗人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二句,写景兼抒情,用“自”暗示春色无人观赏流连,自生自灭;用“空”暗示莺啼无人倾听,自唤自呼。只此二字,就将祠堂荒凉、世人逐渐冷落前贤之慨叹,对武侯远逝、古庙空存的怅惘完全表现了出来,以至于后人评此诗:“牢壮浑劲,此为七律正宗。”(《杜诗五家评》卷一一)尤其是后四句,将诸葛亮“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四语括尽”(见孙洙于此诗旁批)。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