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操作还是短线操作更适合我们散户投资者呢?笔者结合自己12余年股海搏击总结的经验,认为只有中短线的有机结合做足波段才能在股海中游刃有余。
许多投资者一提及股票,总爱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只票是做短线还是中线,一旦回答是做中线的个股时,他们就会降低对这只个股的关注程度。长期以来,散户们形成了一个只有做短线才能不被套或被小套的习惯思维。为什么会出现着种现象呢?最主要还是投资者想在最短的时候内获取最大的收益,在他们看来,快进快出就能快速获利,又可防备套牢之苦。其实,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炒作个股的最佳选择就是坚持中短线的结合,寻找波段的最佳买卖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短线操作,短线指的是在技术图形出现一个低点随后展开的一系列上攻动作,也就是要买得巧,一买进就能进入拉升。一般来说,弱势股的转强是最佳的介入时机,强势股的初期转弱是我们卖出的指示灯。有时,追强势个股搏次日高开是一种超短行为,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短线行为。为此,短线中也包含着许多中线的操作,一只个股由弱转强是需要经过一个过程的。当一只个股买在低点后开始启动,由于主力的不断拉升,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纷纷介入,导致该股不断震荡上升,走出了一个完整的三浪主升行情。这里就包括一个短线转变为中线的过程。
我们来看看这样一只个股的实例。2010年3月19日,002310东方园林除权当日股价最低为100.22元。我们从BOLL指标来看,BOLL指标处在下轨下方,并没有站上下轨线。2010年3月24日股价站在布林线的下轨线上方,此时KDJ指标的J值钝化后开始向上拐头,MACD指标绿柱也在缩短,应为一个买点出现。由于该股除过权,加上股价较高,能否走出填权行情也不得而知,买进者也都是抱着短线搏杀的心态,想等股价反弹来获点儿差价。可是,随着该股越走越强,主力高控盘程度开始显现,股价也走出三浪主升填权的走势。第一浪应为2010年3月19日的低点100.22元到2010年4月23日的最高153.8元。二浪升势从2010年5月7日的最低127.08元到2010年5月26日最高的185.99元。第三浪升势是主升浪,股价于2010年7月2日发动行情一直持续到2010年8月20日最高摸至229元。从这三浪升势来看,第一浪的启动到第三浪的结束,总共花了5个月的时间,股价由最低的100.22元到最高的229元完成了翻倍,如图1-2所示。
图1-2 东方园林日线图
若只是采用短线操作的话,很可能只能做完其中的一个浪形。本书中一直强调要求投资者做波段,找出波段的波谷和波峰,正确把握好买卖点,就能避免“只吃鱼头而失去美味可口的鱼身”行情。按波段行情的波长来定行情的性质。我们若按照波段行情的特点来操作个股,不仅可将这三个波段收入囊中,而且只要在波谷和波峰买进和卖出的话,获利远大于翻倍。我们不妨来看看在这三个波段中如何找出波谷与波峰。
根据布林线找波谷与波峰原理,我们可找出2010年3月24日股价站上布林线的下轨应看成是一个波谷位置,随后股价于2010年4月9日突破布林线的中轨后再次向上反弹,2010年4月23日股价上触布林线的上轨,随后在4月24日收出冲高回落的阴线则可判断出短线波段顶点的产生,也就是波峰的出现。一般的投资者大多会选择小赚高抛后就不再对这只个股进行持续跟踪,认为卖出的就是最高点,若见不到自己原先的低买价的话就认为是追高。
从东方园林的走势我们不难发现,布林线仍呈向上运行,股价即便是在调整,如2010年4月26日至5月7日期间的调整,股价也一直在布林线的中轨运行,下触下轨的时候很少。2010年5月12日股价再次下触下轨,但在连续4个交易日的反弹后股价再次站上布林线的中轨,随着重心的上移,股价反弹的力度也在加大。2010年5月12日股价强势运行并上破布林线的上轨后又进入到震荡整理之中。只要把握好波段的波谷和波峰找到买入和卖出点,投资者就成功做完两个波段。但是该股的波段行情并没有走完,2010年6月30日股价又一次在布林线的下轨站稳,随着反弹站上布林线的中轨,股价紧贴布林线的上轨震荡上升。2010年8月9日股价突破布林线的上轨,使布林线开口扩大,上轨线成为股价向上反弹的支撑线,股价加速上行并于2010年8月20日创出229元的新高,如图1-3所示。
图1-3 东方园林日线图
举这只个股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波段行情是中短线的完美结合。投资者不能完全将中线和短线分开,而应立足波段,才能将鱼头和鱼身行情一网打尽,收益也才能最大化。
投资者喜欢用持有至出手的天数来判断一只个股是中线股还是短线股,片面地以短线看一周、中线看半月来定,这都是不正确的。有时明明认为买进的个股要启动,可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未能如愿,有时主力吸货不够充分而推迟拉升时机等,都需要我们根据盘面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而波段操作很好地解决了单纯的中线和短线的局限思维,使投资者将中线和短线有机结合,炒股就变得轻松自如了,也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