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分析过程中,投资使用最频繁的应该是K线和均线这两个技术指标。2.1节介绍了K线的基础知识,本节将介绍均线的概念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
2.2.1 均线的概念
一般所说的均线是指算术移动平均线,大部分炒股软件都提供该均线系统。
移动平均线(MA),又称均线,代表在一段时间(可设置该期间)内买入股票的平均价格,反映了股价在一定时期内的强弱和运行趋势。
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是:将前n天的收盘价之和除以天数n,就得到第n天的平均线数值。
移动平均线通常使用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和250日等周期。其中,5日正好是一周的交易日,因此,5日均线表示这一周买入者的平均股价。10日均线表示半月(2周)的平均股价,20日均线表示一个月的平均股价,60日均线表示一季度的平均股价,120日均线表示半年的平均股价(120日均线又称为半年线),250日均线表示一年的平均股价(250日均线又称为年线)。
一般的股票软件至少支持在同一界面中显示4条均线,大智慧可以在同一界面中显示6条均线。均线系统都是与K线图叠加在一起显示。图2-19所示显示的是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20日均线,每条均线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在K线图的左上方显示了当前使用的均线系统有哪几种周期的均线,接着显示了当前选中K线位置的各均线的具体数值。
图2-19 均线系统
2.2.2 均线系统实战
1.金叉买入
所谓金叉,是指由一根短期均线由下方向上穿越一根周期更长的均线,且这两根均线的方向都是向上,则称这种均线组合为“均线金叉”。
根据投资者的风格不同,可以选择5日均线金叉10日均线、5日均线金叉20日均线等不同的买入点,当然也可以选择10日均线金叉20日均线、60日均线作为买入点。
图2-20所示为平安银行(000001)在2014年5月29日形成5日均线向上金叉10日均线,若在该日以收盘价6.23元买入,随后股价上涨到了9.94元附近。
图2-20 均线金叉
2.死叉卖出
与金叉相反,死叉是指下降途中一根短期均线由上而下穿过下降的长期均线,这时支撑线被向下突破,表示股价将继续下落,行情看跌。
图2-21所示显示的是国药一致(000028)在2014年2月和3月两次形成5日均线死叉10日均线的情况,随后股价逐波下跌。
图2-21 均线死叉
从图2-21中可以看出,首先出现死叉的是5日均线和10日均线,随后5日均线又死叉20日、30日均线,就可进一步确认下跌的趋势。通常认为60日均线是股票的生命线,若已死叉60日均线,头部应该已被确认。
提示
投资者若只是根据金叉或死叉来买进或卖出股票,是有片面性的。因为均线只是一种基本趋势线,在反映股价的突变时具有滞后性,因此,金叉或死叉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3.以K线与均线的位置进行买卖
使用前面介绍的均线金叉或死叉进行买卖股票,一般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即当均线形成金叉或死叉时,股价早就涨或跌了很大的幅度。这时,可将K线的收盘价与均线的位置参照进行买卖操作。
例如,有一种最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当收盘价位于10日均线之上时买入股票,然后一直持有,直到某一天收盘价跌破10日均线(即在10日均线下方)即卖出。图2-22所示是深深房A(000029)2014年6~10月的走势图,图中按这种规则标出了买卖点,可以看到,当股票在盘整阶段时,这种规则获取的利润不大;而在主升浪时,则可以保持很高的利润,而又不会在洗盘时被洗出来。
图2-22 按均线进行买卖
上面的方法适合中长线投资者。对于短线投资者,还可关注K线与均线的偏离距离,如果出现较大距离,由于均线对股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可利用这一特性做短差。如图2-23左图所示,股价由于连续三天大涨,已远离均线系统,由于均线系统对股价有吸引作用,将导致股价下跌,向均线靠拢。而如图2-23右图所示,由于股价连续大跌,也使股价远离均线系统,此时均线系统将对股价产生吸引作用,使下跌趋势得到缓解,逐步向均线靠近。
图2-23 股价远离均线
提示
根据K线与均线的距离进行买卖只适合短线操作,很多时候,股价会盘整几日,等待均线系统的靠近,而不会改变大方向的趋势。
4.根据均线止损(股市保本技巧)
根据中短期均线的特点,投资者应掌握以下规则,可将损失降到最低。
(1)对于短线投资者,5日均线是股价短线运行的保护线,跌破它则是短线操作的警戒信号。10日均线是短线波段的生命线,跌破10日均线,必须卖出。
(2)对于中线投资者,20日均线是股价中线运行的保护线,跌破它则是中线操作的警戒信号。30日均线是中线波段的生命线,跌破30日均线,必须卖出。
(3)对于长线投资者,在技术形态方面必须注意60日均线,跌破60日均线,股价可能还会进行一个长时间的下跌。如果再跌破120日均线(也就是半年线),将产生巨额亏损。
根据均线系统进行买卖操作的方法有很多,限于篇幅,本书不再介绍,读者可自行阅读股票类书籍,以增加这方面的知识。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