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氏女[1]
永日方戚戚[2],出行复悠悠[3]。女子今有行[4],大江溯轻舟[5]。
尔辈苦无恃[6],抚念益慈柔[7]。幼为长所育[8],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9]。自小阙内训[10],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11],任恤庶无尤[12]。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13]。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14]。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15],临感忽难收[16]。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17]。
【注释】[1]杨氏女:韦应物的女儿,嫁于杨氏,故称。古代女子出嫁后从夫姓。[2]永日:整天。戚戚:悲愁的样子。[3]悠悠:遥远的意思。[4]女子有行:即出嫁。《诗·邶风·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5]溯:逆流而上。[6]尔辈:你们。无恃:无母。《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来诗文中以怙恃作为父母的代称。[7]慈柔:慈爱。[8]“幼为”句:作者自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9]义往:按《礼》,女子二十而嫁,应该出门,不能再留。[10]内训:闺房内的教训,指对妇女的训诫教育。[11]令门:好人家,是对其夫家的尊称。[12]任:信任。恤:怜爱。尤:责备。[13]资从:嫁妆。周:完备。[14]容止:一举一动。容是容貌,止是动作。猷:法度,规矩。[15]居闲:平日,在家闲居的时候。[16]临感:临别时的伤感。[17]缘:沿。缨:帽带。
【点评】这首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即唐德宗建中四年(783)至贞元元年(785)之间。当时长女嫁于杨氏,溯江西上,韦应物送她出嫁而作,说一些叮嘱训诫爱怜之语。韦应物于大历十二年(777)丧偶后,数年之间与二女相依为命,长女劳苦更多,故一旦远别,悲不自胜。全诗的主句是“尔辈苦无恃”,其他许多话都是从这句生发出来的。诗的前四句点出送嫁。“尔辈苦无恃”以下六句写两女自幼失恃,现在临别,更为伤感。而以“义往难复留”一笔收住。“自小阙内训”八句再申前说,复加叮咛训诫。“别离在今晨”六句,叙述送别之后伤感的情绪,最后归到幼女,以应上文“两别泣不休”。全诗悲戚之语,皆从肺腑中流出,至情至性,感人愈深。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十二年任秘书省校书郎,擢礼部员外郎。其时积极投身于政治改革,为永贞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卒于柳州刺史任。其诗兼备众体,内容较为广泛,风格丰富多彩。大多作于贬谪之后,抒写离乡去国的哀怨情怀,寓悲愤于景物之中,诗风幽峭明净,自成一家。苏轼称其“温丽深情”“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卷二)。有《柳河东集》。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