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有病于未病,治已病于无病
郑处诲在《明皇杂录》中说:“开元年间,有一个叫纪明的名医,是吴人。他通过察看人的面相、气色、谈吐、表情,就能知道病的轻重,不用诊断。”刘贡父在《赠潘贻秀才序》中说:“潘贻可以在人发病前诊断他会生的病,在没有发病的时候就将病治好。他通过眼睛看出气色,通过手指诊断脉象,用耳朵听出病人的声音,并将三者结合起来诊断。”今天的医生,哪有这样高的医术呢!然而,养生者却不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是《素问》中所说的“生病前就要预防”。
〔清〕梁章钜:《 退庵随笔》
郑处诲在《明皇杂录》中说:“开元年间,有一个叫纪明的名医,是吴人。他通过察看人的面相、气色、谈吐、表情,就能知道病的轻重,不用诊断。”刘贡父在《赠潘贻秀才序》中说:“潘贻可以在人发病前诊断他会生的病,在没有发病的时候就将病治好。他通过眼睛看出气色,通过手指诊断脉象,用耳朵听出病人的声音,并将三者结合起来诊断。”今天的医生,哪有这样高的医术呢!然而,养生者却不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是《素问》中所说的“生病前就要预防”。
〔清〕梁章钜:《 退庵随笔》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