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证六因
虚证由六种原因引起,有先天的,有后天的,有痘疹及生病之后引起的,有外感所引起的,有境遇所引起的,有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以下就详细说明这六种情况。
因先天引起的,是胎气形成之初,父母已经衰老,或者色欲过度,妊娠失调,这都是精血不旺盛,导致孩子夭折或身体瘦弱。孩子由于元气有所亏损,所以到二十岁左右就容易成劳怯。而其病兆必定先有表现,有的是幼时多惊风,学走路、说话时间晚而且慢,长大了读书不发声;有的写字时动则手颤,有的喉中多痰;有的胸中气滞,有的头摇眼眨;有的腰酸脚软。这些都是先天不足,适宜在未发病之前进行调治,不能认为不寒不热,能吃能喝,并且可以应付世间事务,就觉得没必要担心。这种病刚发作时,不过会引起疲倦、气短、心中烦热等症状而已。而世人哪里知道疾病的危害,不在眼前,而在今后。
因后天引起的,不外乎被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伤。有的是因色欲过度而伤了肾,使肾不强固;有的是劳神伤心,使心神消耗疲惫;有的是郁怒伤肝,使肝失去调和;有的是忧愁伤肺,使肺失去清肃;有的是思虑过度伤了脾,使脾失去健运。先伤其气的,必定会影响到精;先伤其精的,并定会波及到气。有的人在十五六岁时发病,有的人在二十岁左右发病,有的人在三十岁上下才发病。病虽不一样,而道理却是相同的呀!
因痘疹及大病引起的。痘是先天阳毒,疹是先天阴毒。所以,患痘的适宜益气补中,这样阴毒可以被除净,就会终身少患脾病;患疹的适宜清散养荣,那么阴毒也就除净,就能终身少患肺病了。一旦稍有失宜,必会多生后患。所以,凡是以后产生的脾泄、胃弱、腹痛、气短、神瘁、精亏、脸色苍白、足部萎弱、筋脉迟缓、不能忍耐劳作、不禁风寒,如此种种气弱阳衰的病症,都是由于患痘后失补引起的。通常肺风哮喘、音哑声嘶、容易患伤风、咳嗽等症,如此种种阴亏血枯的病症,都是由于患疹后失散而造成。至于有人病后,元气还很亏虚,或不能负重,而又劳作来损伤自身元气,纵欲来耗费自身精气,五脏交叉患病,导致永久没有药救,这都是由于病后失去调理而引起的。上了五十岁的人,尤其应该谨慎啊!
因受外感而引起的。俗话说:“伤风不醒便成痨。”对于元气有余的人来说,自然能将邪气逼出体外,或平时无郁火的,肺就不会被伤害;有的肾精向来较厚的,体内精气还足以拯救身体。像这样的人,不过患点小病而已,不至于成痨。如果酒色无度,或者心血过伤,或肝火易动,阴血向来亏虚,肺部有伏火,一旦被风所伤,火因为风动,那么痨咳的病就会发作了。病刚刚发作之时,犹如伤风咳嗽,不会引人注意,哪知久咳不止,就会提起伏火,伏火上乘而入肺,那么则精水就不能散布于人体,肾精的源泉也断绝了;而且咳嗽太久会失气,使气不能下接到肾脏,肾精不能滋养身体,一旦身体生病了,肾脏也会随之生病。
因境遇而引起的。通常人不被七情所损,不被五劳所伤,才是真正的解脱,才能做到达观。由于外界境遇,从来都有孤臣泣血,庶民受人歧视,远游的人身处异乡而悲哀,闺中妇女有丈夫久不归家的怨恨。或者因富贵而骄逸、放荡滋事;或者因贫贱而窘迫难堪,这都能扰乱人的情志,伤害人的气血。医生没有仔细检查五脏,而是先审七情;未探究五劳,而是先调五志;特别适宜运用各种比喻,来解除病人思想上的包袱。放荡的人,可以用生死的利害关系使之戒惧;乖僻的人,可以用道义来使其端正;执著的人,可以用洒脱来使之开导;贫困的人,可以施舍救济来加以帮助,这是具有仁人君子的行为。
有因为用药引起的痨症,病人本来不是痨症,反而因为误用药而形成。有的病人本来不是感冒,而重用发散的药;有的人稍有停滞,而妄用削伐;有的人并无里热,而概用苦寒的药;有的人体弱被邪气侵入,未经宣发,所以倦怠,忽然患虚症,而乱用固表滋里,于是致使邪气牢固,永不能解。凡此种种,都能使轻的病变得更严重,弄假成真。因此,世人一定要谨慎,一定要谨戒啊!
〔明〕汪绮石:《理虚元鉴》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