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列传序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①,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注释
①季次、原宪:都是孔子弟子。
译文
韩非子说:“儒生以文章扰乱法度,而侠客凭借武力违反禁律。”儒和侠两者都被讥讽,但是博学的人大多时候还是受到世人称颂的。至于像那些利用权术获得宰相、公卿、大夫等高官厚禄、辅佐当世君主的人,他们的功与名都记载在历史典籍中了,我固然没什么可说的。至于像季次、原宪这种民间小民,饱读诗书,保持着独善其身的君子美德,坚守道义而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世俗的人也还是讥笑他们。季次、原宪终身都住在家徒四壁的茅草屋里,粗布衣服和简单素食都不能得到满足。他们死去已经四百多年了,但后世弟子一直纪念他们,代代相传,矢志不渝。如今的游侠,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正道,但是他们说出的话绝对可以信任,他们的行为一定会有结果,他们许下的承诺一定会兑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于困厄之中。已经帮助别人脱离险境,但是从不夸耀自己的能力,羞于表现自己的美德,像这样的游侠能够称道的地方也很多。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①;伊尹负于鼎俎②;傅说匿于傅险③;吕尚困于棘津④;夷吾桎梏⑤;百里饭牛⑥;仲尼畏匡⑦,菜色陈、蔡⑧: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注释
①虞舜:传说舜在即位前,曾经受到自己的父亲和后母的迫害,差点儿将他活埋。
②伊尹:商汤的贤相。传说他曾背着锅和砧板给别人做厨师。
③傅说:商王武丁的贤相,曾经为囚犯,在傅岩筑城。傅险,地名,即傅岩,在今山西境内。
④吕尚:姜子牙。在辅佐周武王伐纣之前,曾是棘津街头一个小贩。
⑤夷吾:管仲,字夷吾。由于辅佐公子纠和齐桓公争夺王位,公子纠被杀后,管仲被囚禁。
⑥百里:百里奚,秦穆公的贤相,曾经卖身为奴,替别人养牛。
⑦仲尼:孔子,在路过匡地时,曾因为误会而差点儿被害。
⑧菜色:面有菜色,指饥饿。
译文
况且偶遇危急的事情是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太史公说:从前,虞舜曾经被困井底和仓库,伊尹曾经背着锅和砧板去给人做厨师,傅说曾经隐匿在傅险筑墙,姜子牙曾经是棘津的一名小贩,管仲曾经被囚禁,百里奚曾经为人养牛,孔子曾经在匡地遭遇危险,在陈、蔡遭受饥饿。这些都是读书人所说的有道德仁义之士,还不免遭遇这样的灾难,何况是只有中等才能的人,有混迹于乱世的底层呢?他们所遭遇的灾难哪里数得清啊!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暴戾①,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注释
①跖、:盗跖、庄,都是古代有名的大盗。
译文
粗鄙的村野人流传说:“哪里知道有什么仁义,谁给我好处就是有德。”因此伯夷以食周粟为耻,饿死在首阳山,但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英明并不因此受到贬损;盗跖、庄暴虐无度,他们的同伙依然无止境地称颂他们的义气和勇猛。由此看来,“盗窃衣钩的人被诛杀,窃国大道却被封王封侯;王侯的门内,才有仁义存在”,这话不假。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①,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②,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注释
①拘学:拘泥于教条。咫尺:形容狭隘。
②侪俗:迎合世俗。
译文
如今有人拘泥于教条,守着狭隘的道义,长期被世俗孤立,这哪里能够和降低言论、迎合世俗,审时度势而取得功名利禄相比较呢!而那些平民出身的游侠,看重获取和给予的原则,注重信义承诺,他们的信义传颂到千里之外,他们不顾自身安危行侠仗义,不顾世俗看法,这也是他们的长处,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一些士人穷困窘迫的时候,往往求救于游侠,这难道不是所谓的豪杰贤士吗?诚然,如果将乡间游侠和季次、原宪这类儒生在权力以及对社会的功绩方面作比较的话,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要从办事的效率、言出必行的信诺来看,侠客的义气又哪里会少呢!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①,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没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②,虽时当世之文罔③,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注释
①延陵:春秋吴国公子季札,被封延陵,故称延陵季子。孟尝、春申、平原、信陵并称“战国四公子”。
②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都是汉初有名的游侠。
③:违反。文罔:法网。
译文
古代平民出身的游侠,如今没有听说过。近代的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这一类的人,都凭借自己是皇亲国戚,借助自己高贵的权位和丰厚的财富,招纳天下贤人,在诸侯各国名声显赫,不能不说他们都是当世贤者。就如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加大,但是声音能够传到更远的地方一样。至于那些出身平民的游侠,修身养性、磨砺名节,使自己声名传遍天下,所有人都称赞他们的贤能,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儒家、墨家都排斥他们,而不记载他们的事迹。所以秦朝以前出身于平民的游侠,他们的事迹都被淹没而听不到了,我感到非常遗憾。据我所知,汉朝兴起之初,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等著名的游侠,他们的行为虽然触犯了当时的法律,但是从私人品质来讲,他们廉洁谦恭,有很多足以称道的地方。他们的名声不是凭空建立的,士人依附他们不是没有原因的。至于那些依附豪强,倚仗财富役使贫民,欺辱孤苦弱小,恣意放纵自己的私欲,贪图快乐的行为,游侠也是引以为耻的。我感到可悲的是,世俗众人不清楚游侠的本意,而随便把朱家、郭解等游侠和那些倚仗豪强行凶呈恶的人视为一类,一并讥笑他们。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