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①,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②,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③,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④,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⑤,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注释
①援:即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新莽时,为新城大尹。后来依附隗嚣,继而归附光武帝刘秀,攻灭隗嚣,任陇西太守。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62岁时还请求带兵,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著有《铜马相法》。
②交:又名交趾,汉朝一个郡,遗迹在今越南北部一带。
③汝曹:你等,尔辈。曹,辈。
④是非:评论,褒贬。
⑤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代的礼俗,女子出嫁,母亲亲自为女儿绑好衣带,系好佩巾。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反复告诫女儿如何做人和守妇道。衿jīn,系衣裳的带子。缡lí,古时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
译文
马援哥哥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和谈论别人的事,而且喜欢与一些轻薄的侠士结交。马援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时,就像听见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可以听,但嘴巴不可以议论啊。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断朝廷的法规,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宁愿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径。你们知道我对这样的行径非常厌恶,我之所以一再强调,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告别女儿为其绑好衣带、系好佩巾一样,是为了一再重申父母的告诫啊,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敦厚周慎①,口无择言②,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③,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④,父丧致客,数郡毕至⑤。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⑥;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⑦。讫今季良尚未可知⑧,郡将下车辄切齿⑨,州郡以为言⑩,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①龙伯高:公元前1—88年,名述,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当时任山都长(古代官名)。光武帝看到这封信之后,敕封龙伯高为零陵太守。
②口无择言:讲话不选择言辞。此处之意为所言皆善。
③杜季良:名保,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当时任越骑司马。后被仇人诬告,被罢黜。
④清浊无所失:此意为诸事处理得宜。
⑤数郡毕至:意为数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
⑥鹄:天鹅。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然效仿得不成功,但是尚不失其大概。
⑦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⑧讫:同“迄”。
⑨下车:比喻官员刚刚到任。切齿:表示痛恨。
⑩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译文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老实,做事周到谨慎,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言论。他谦约节俭,廉洁共振而又不失威严。我喜欢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爽侠义、有正义感,常常把别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所有的事都处理得很得宜。他父亲的葬礼来的宾客,聚集了几个郡的人物。我喜欢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效仿龙伯高不成功,起码还可以成为一个谨慎勤勉的人。这就是所谓‘刻天鹅不成功,尚且还像只鸭子’。而一旦效仿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沦落为天下轻视的纨绔子弟。这就是所谓‘画虎不成功,反而与狗类似’。迄今为止,杜季良的未来还不可知晓,郡的将官一到任就对他非常怨恨,州郡的官吏都把他作为话柄。我常常为这个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啊。”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